嗔:生气,怨怒便是嗔。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怨怒,是潜意识保护心理的一种方法。
香港是一个十分紧张的城市,而且人口稠密,所以人很容易动怒。我常常在街上听到有人破口大骂,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事情。有一次在银行听到一个妇人大骂银行职员要她「苦等」足足十五分钟。又有一次看到两人因为迫车的问题在街上大骂。其实愤怒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如上述妇人愤怒银行职员要她等候十五分钟,即使她大骂,也是要等候,她可能快了数分钟,但又有可能因此担误更长时间。不管有否使等候时间减短,她肯定伤害了自己的心情及身体。
动怒是十分伤害身体的,中医认为怒伤肝,过份而长期的动怒会使肝功能失常。怒不单伤肝,还会伤心、伤胃、伤神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致多种疾病。
现代西方的研究也指出怒气使人血压升高,影响食欲,容易患高血压甚至癌症。所以,治疗的方向是应首先感悟怨怒对身体的害处,从而建立一个明确的动机去培养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面对问题。在临床上,动机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病者不理解控制愤怒是对自己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有好处,便可能感到被迫去压制自己,而且很难主动改善愤怒。
一个妇人,她怨恨她的丈夫,已怨恨了三十年,她怨恨什么?怨恨他吸烟,怨他不陪她逛街,怨他不送礼物,怨他不了解她的内心,怨他忘记了她的生日,怨他……她不能放下这些不满,自我感到很不幸。之后,她患了抑郁病,还有很多身体的疾病,这种种问题都可以从放下怨恨来改善。这个妇人因怨恨而自己得来一生病痛,对事情无补于事。所以,应明白怨恨他人最受伤害的不是被你怨恨的人,而是自己。
西方的科学研究已经指出,人的免疫功能与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一个怨恨很深的人,免疫系统会降低,比较容易患病,甚至患癌症。所以,若能放下怨恨,对个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有莫大益处。
另外,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都知道动怒是不好的行为,他们也希望能心平气和地生活,但是往往「无名火起三千丈」,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不能自控地大发雷霆。
一般的心理治疗手段都采用情绪控制的方法帮助病者控制愤怒,例如提议在动怒时练习深呼吸,离开现场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等等。依我的临床经验,这些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就是说,此人可能当时能控制不动怒的行为,但往往不能使内心怒气消失,很容易又再动怒。依本疗法的理念,人的愤怒情绪与每天进食的食物有关。如果每天进食太多热量高的食物,身体容易积聚炎毒,影响人的情绪,使人难以心平气和。
我们运用德建身心疗法中的饮食指引来帮助一些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病者,效果比单用情绪控制的心理治疗方法好。病者改善饮食后都表示内心的怒气自然少了,突然激动愤怒的情况减少,也不须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